不过,盱眙龙虾节也面临着“怎么办好”的现实。比如,如何使龙虾节更讲求实效?
现在,一提办“节”,很有些让人烦。多半是,企业掏钱,政府唱戏,劳民伤财。所以,不少地方毅然取消了名目繁多的各种“节”。然而,凡事都不能绝对,“节”也如此。客观地说,盱眙龙虾节的积极效果,还是很明显的。
有产出,当然就需要必要的投入。但是,有没有可能用更低的成本,引进同样多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呢?据了解,一些“节”的成本大头,常常是晚会上的“大腕儿歌星”,这些歌星的出场费,少的几万元,多的几十万元。办“节”,是不是一定要举行大型的文艺活动?如果一定要,能不能不请歌星?难道真的无“腕儿”、缺“星”,就无法成戏?现在,艺术人才并不稀缺,不行,找点“中歌星”和“小歌星”行不行呢?
虽然是形式,虽然是“小节”,但是,因小有时也会失大。